火箭队vs红箭中国国防武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

2024-07-31 5:22:29 体育资讯 admin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火箭队vs红箭中国国防武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在战斗机领域,我国与世界上更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一代。例如,我国的歼十与美国的F-22,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即使与欧洲的战斗机相比,我国的歼十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空军在特种飞机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在战斗机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代差上。我国的歼十战斗机与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相比,存在一代的差距。即使是与欧洲的战斗机相比,我国的歼十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足。空军在特种飞机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3、战略打击能力方面: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在全球排名第五,核武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三,核打击能力全球第五。动员能力方面:中国的国防动员能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或之一,与美国的动员能力相当。在短期和长期动员能力上,中国均表现出色,尤其在人员长期动员能力上位居全球之一。

4、机动部署能力较差,次于美国、俄罗斯欧洲各军事大国,其中海军机动部署能力还次于亚洲的日本和印度。

在进行反坦克导弹的研制中取得了那些进步?

“红箭-8E”在射程和威力方面都有较大提高,采用新的火箭发动机,射程达4000米,新型串联战斗部的静破甲威力增至1000毫米以上,可以使反应式装甲成为摆设。“红箭-8E”还采用了数字化控制系统和热成像瞄准系统,提高了制导精度,并具备了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

考虑到我国当时薄弱的工业基础和有限的人力资源,不可能一蹴而就研制出国家急需的反坦克导弹,因此,有关部门审时度势,决定以从特殊渠道获得的苏联AT-3“耐火箱”型反坦克导弹为基础,仿制并改进生产一型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坦克导弹,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红箭-73”(又称AFT-73)型反坦克导弹。

继“安塔克”之后,法国研制成功的另一种反坦克导弹,是SS12,但它无疑地是一种车载导弹。导弹自行化跟火炮自行化的发展思路是一样的,我们在前言中已有交待,对自行化问题本书将不予讨论。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SS12是SS11的一种放大型号,只是在动力系统上,作了相应的变动。

展望未来,陆军需求的是一款智能、多用途且具有数字化能力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能够在完成任务后自行撤离,实现一车多能,一弹多用。这种新型导弹发射车将大大提高战场灵活性和效率。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更先进一些,采用激光进行控制导弹,这就相当于给导弹装上了眼睛,使它能自动追击目标,因而用来通 *** 用的长尾巴退化掉了,成了没有尾巴的反坦克导弹。

标准型“红箭-73”导弹是怎样研制的?

1、“红箭-73”标准型于1979年研制成功,经过大量打靶试验后,基本能够满足我军一线作战部队的要求。但是,“红箭-73”同样存在着之一代反坦克导弹的普遍弱点,即命中率较低,只有70%,实战中可能更低。“红箭-73”定型以后,其改进工作一直在进行中。

2、“红箭-8E”还采用了数字化控制系统和热成像瞄准系统,提高了制导精度,并具备了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红箭-8L”反坦克导弹是“红箭-8”的轻便型号,性能却没有降低,达到了“红箭-8E”的水平。红箭-8L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了多种新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

3、该导弹是利用光导制导的一种新型战术导弹,它的头部装有小型摄像机,尾部有一卷光纤与发射控制装置相联。导弹总重150公斤,弹头重43公斤,导弹射程为10千米,攻击速度达到230米每秒,全车8枚待发弹,只用4分钟就可完成四轮发射。

4、“红箭-11”和“红箭-12”是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将代替我军的“红箭-73”和“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前者是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后者则使用图像制导。如果按照国际上通用分类 *** ,两者都可以归为世界顶级水平-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当然红箭12导弹在制导体系方面更胜一筹。

5、外置式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该车于1985年制成,利用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改装,可携带12枚导弹,发射装置利用基型车的炮塔座圈、电传动系统和高低方向机,因而发射平台可360°旋转,俯仰范围为-3°~+33°,发射平台上安装4枚红箭-73导弹,用昼夜合一瞄准镜进行观察和瞄准。

红箭-10:能反钢甲车打直升机?

红箭-10:能反钢甲车打直升机红箭-10是一种非瞄准线攻击导弹武器系统,用于陆军地面部队反装甲目标和陆军航空兵多型武装直升机在执行空中反装甲目标任务时的标准机载反导弹。它于2014年8月首次公开亮相,非资深军迷很容易与武直-10上搭载的AKD-10空地导弹混淆。

而这款红箭-10A的载车内有两个操作台,这也是为什么红箭-10A反坦克导弹可以同时打击两个目标。不仅如此,载车还具备隐蔽行动的功能,为作战时提供了更多的战斗灵活性。只要红箭-10A反坦克导弹找到了目标,一旦击中就会引起爆炸,威力极大的它可以轻松穿透钢装甲,其深度为480毫米/68度。

然而,虽然红箭10B反导弹的穿深效应令人震惊,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在航展上展示的切割剖面只显示了靶标钢甲的穿透情况,仅仅是个例。事实上,这种导弹的穿深要比一个成年人的身高更大。根据标准,穿深应达到2米以上才能被认可。至今没有一种战车或其他装甲能够抵挡如此巨大的穿深。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